巴金森氏症爲腦神經退化慢性疾病,因製造多巴胺細胞的功能不佳,導致休息性手抖、全身僵硬、動作遲緩動作障礙,並經常伴隨睡眠障礙、焦慮、憂鬱、僵硬等非動作症狀。覺察練習常被運用於巴金森氏症的治療,其中之一就是「費登奎斯方法」(Feldenkrais Method) 。
你的症狀是來自病症本身?還是恐懼?
費登奎斯方法講求的不是治療,而是看見「人」,强調人可以學習如何善用自己的身心。因此,台中慈濟醫院複健科謝宜熹醫師建議,面對病症,可以先自問:我是一個「巴金森氏症」病人?或是我是一個「健康的」人,伴隨有巴金森氏的症狀?我可以如何讓自己過更健康的生活?
謝醫師表示,患者如何看待病症對生活與病程有很大的差別,大腦的特性就是用進廢退,當你願意多嘗試,看到的是可能性,神經元就會發展新的連結。
出現的症狀或功能障礙有一部分是疾病造成的,同時有一部份是因自己對疾病的想法、焦慮與擔憂而影響造成的。然而,「也不是鼓勵病人假裝一切都很好,更重要的是『客觀、如實地』去看待自己當下的狀况,然後從我現在可以做的開始。」
實際上「限制」的想法就會增加緊張及肌肉的緊綳,謝醫師分享《Goodbye Parkinson’s, Hello Life! 》(暫譯:巴金森再見,生活您好!)談及 “以病爲師” “如何活得好?”,書中指出先放下腦中的想法,進入身體,隨著音樂,身體擺動、舞動或跟著哼唱…借著不同的音樂、不同的節奏、韵律、感受、讓身體可以探索各種表達方式。隨著音樂,把注意力帶到身體的感受,放掉腦中的限制性想法(如:我不可以… 動作是否正確的想法…),放下焦慮與擔心,讓神經系統安靜下來,進而可以學習並重新建立新的神經路徑連結、動作模式。
謝醫師鼓勵帕友:「學習如何跟疾病症狀共處,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件事情是很重要的。你越抗拒、在意的越會控制你,練習與症狀和平共處,找到方法讓自己的活動功能改善。例如:當手出現震顫時,練習接受這個狀態,然後可以試著將震顫融入動作中,成爲動作的一部分。」
費登奎斯方法運用于巴金森氏症的復健
1.順勢而爲
針對張力,費登奎斯方法采取順勢而爲,先跟身體連結,輕輕慢慢地讓身體去鬆開緊綳的肌肉;傳統復健則是透過拉筋改善張力、哪裏痛就去矯正、去按揉。
當我將「順勢而爲」的方法運用在臨床治療上,的確看到比較好的效果,因爲身體具有保護機制,當身體會痛時,旁邊的肌肉就會緊綳固定疼痛部位以避免進一步受傷,當我們手以溫柔的方式順著緊綳的肌肉支持它,身體覺得安全了,肌肉覺得有人幫忙,就會卸下緊綳,慢慢鬆開。只要好好呼吸就對身體有很大幫助,當我們在深長放鬆的呼吸時,身體就會從交感神經轉換到副交感神經,開始休息放鬆修復。
2.不要求「過度努力」 簡單更易堅持
謝醫師提到,過去他常提醒病患回去必須做運動,但多數都難以落實,觀察原因不外乎是覺得動作太難做不了,或是做運動時感覺不舒服。後來遇到這樣的情形,運用費登奎斯方法,去拆解動作,拆解到最簡單,簡單到他做得時候可以自然呼吸。有趣的是,簡單的練習讓病患更有動力去完成,而且下次他來看診時,就會主動表示他可以容易地做到原來困難的動作。經過最易上手的練習之後,病患自然可以依自己的步調,慢慢的增加動作的難度。
3、不同的關注點喚起不同的連結
關注的焦點不同,對身心的感受也有所差別,謝醫師表示受費登奎斯方法的影響,他看病的方式也改變了。他說:「以前我會問病人這樣會不會痛?現在改問當你的痛時候,你怎麽辦?你這樣做跟那樣做,哪一邊比較舒服?請先從舒服的那邊開始做。跟容易、舒服的那一邊學習。」
謝醫師提醒巴金森氏症者,運動練習或復健要及早,在腦神經與身體尚未大幅度退化,比較有足夠的本錢藉由練習改善功能與延緩退化,越早期介入效益越高。謝醫師建議,日常我們可常與身體建立連結,當發覺動作或姿勢會疼痛或不適時,可以提醒自己先暫停一下,去感覺一下我現在正在做什麽?我現在的呼吸怎麽樣?身體感覺怎麽樣?以及現在有什麽想法和情緒… 當你可以覺察當下的狀况,就有機會可以選擇是否需改變或如何改變。如費登奎斯所說,「當你知道你正在做什麽,如何做什麽,你就可以做任何你想要做的事。」
文章來源:瑞金抗齡照護研究教育基金會、台中慈濟醫院複健科謝宜熹醫師
Comments